?
1、學識
學識就是要思維敏捷,知識淵博。一般來說,一個品種的優(yōu)秀交易者必須牢牢握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該品種的歷年走勢,主要波動的形成原因,歷史上的大事件;
2. 宏觀經濟與政策方面對該行業(yè)的可能影響;
3. 了解目前其基本面的生產鏈,物流鏈和供應鏈,生產成本、存貨情況、供需缺口,經營者利潤情況等等;
4. 其他相關的專業(yè)科學理論、技術知識和經驗知識等等特定的信息,比如行業(yè)主要技術瓶頸在哪,什么情 況下可能出現技術突破等等。
優(yōu)秀交易者應懂得如何去分析、發(fā)現和認識市場環(huán)境中存在的各種機會與威脅,如何去評價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運用科學決策的程序為自己的生存與發(fā)展,制訂正確的戰(zhàn)略目標和明確的前進方向。
2、見識
見識就是見多識廣。如果說學識是 “讀萬卷書”,那么,見識就是“行萬里路”。沒有見識就沒有想象力,沒有見識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
有一個幽默故事:兩兄弟從小幽居深山老林,以打柴為生,家境貧寒,難得吃上一頓飯,更從沒走出山門見過什么世面。
一天,他們議論皇帝是如何過日子的,阿弟說:“皇帝一定是用金斧子劈柴的!”阿哥說:“嗟,皇帝還用劈柴!如果我是皇帝,就晚晚有粥喝啦!”這是見識限制思維力想象力的生動例子。
有時候行情的發(fā)展和曲折總是超乎多數人的想象。
3、膽識
膽識就是有勇有謀,及時把握市場的機遇,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冒適當的風險,及早地作出決策和采取行動。
學識、見識與膽識,三者相輔相成,學識是見識的基礎,見識可以為膽識壯膽,膽識是學識和見識轉化成財富的必要條件。
學識可以通過教育、培訓、自學、研究等途徑獲得,見識需要實踐,具備了學識和見識,更重要的還是必須有付諸行動的膽識,才能走上成功之路,缺乏足夠膽識者,則只能空說議論而沒有行動能力。
一個人同時兼具學識、見識與膽識當然難能可貴,但或許也不必強求三者都集中于一身,可以用團隊成員之間密切合作實現互補有無。
人們有了一定程度的學識和見識,自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膽識,在此基礎上經歷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后,將會有更高的眼界和目標,因而也需補充更多的學識和見識,從而其膽識也會更上一層樓,人及其事業(yè)的發(fā)展一般都可按此模式螺旋式推進。
三性:悟性、韌性、理性
4、悟性
普通交易員就可以盈利,但一個優(yōu)秀交易員必須具有悟性。不動腦子、原樣照搬的學習,就只是模仿,不是悟性。
一件事情成功以后,或者失敗之后,一定要把周圍的間接條件分析清楚,要把它總結明白,總結明白以后,那就能舉一反三了,這就是所謂的悟性,人家做一件事情,我們就可以從中學會很多事情。
一定要有非常強的善于學習和善于總結的能力,要善于向書本學習,善于從經驗教訓中總結,從不向自己的失誤妥協,而是不斷總結失敗的原因,從失誤與教訓中學到有用的東西,摒棄無用的東西。
5、韌性
不懈追求、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這是“韌性”。一個優(yōu)秀交易者要承受很多壓力,沒有韌性,就會跨下去。
照劍兄所言,我們面臨的主要壓力有:來自系統(tǒng)性風險帶來的壓力;來自人性弱點帶來的壓力;來自對手強加給我們的策略性風險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優(yōu)秀交易者一定要挺得住,決不能松懈。
“韌性”還指一種挑戰(zhàn)精神,敢于向未知的東西挑戰(zhàn),向市場、向競爭對手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向自我挑戰(zhàn),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戰(zhàn)勝自己,完善自己。
6、理性
理性相對于感性,是人類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優(yōu)秀交易者要具有理性認識、理性思維和決斷。在交易行為中,要按照市場反映出來的客觀現實辦事,切忌主觀臆斷、盲目沖動去做決策。
巴菲特曾說過:“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而是理性。工作的效率取決于理性?!?/p>
總之,一個優(yōu)秀的交易者,靠理性建造堅實的基石,靠悟性抓住成功的機遇,靠韌性達成我們追求的目標。
風險提示:在這里本人聲明一下,本文所有提到的任何一些觀點僅代表個人的一個意見,并且以及所涉及到的標的不作任何的一個推薦,并且據此買賣和買賣點,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