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在交易的人,大概有98%的市場參與者,都是蕓蕓不知眾。何謂蕓蕓不知眾呢?既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市場,又不知自己所作所為。
不知道自己做哪件事能夠謀取暴利,理應是這個市場的魔力。不然,也不會存在明知雖千萬韭菜亦吾往矣的動力。
【資料圖】
就像最近火遍抖音的幼兒園老師,帶著一幫成年人唱著幼兒園的挖呀挖呀挖,是美好的向往,大家都喜歡。當然此處沒有批判地意思。
是啊,誰又能給成年人畫出一個夢呢?在未知的領域,我們也都是孩子。
在我們這個行業(yè),起碼有兩種老師,顯而易見的一種是美女老師,大概是博取廣大男性受眾的眼光,讓他們在舒適度中迷茫。另一種是被稱為大師的老師,有的因為一次成功名垂千史,有的或許真的有實力,而他們的內(nèi)容如果真能吐露給所有人就好了,轉念想,一套他適用的方法,所有人都在用,還會有用嗎?
這又讓我想起去年期貨大賽的冠軍孔老師,此段和上文無關??桌蠋煹慕灰追椒ǎ谒闹v述中是非唯物的,某種意義上是唯心修煉,聽他講起來,又是呼吸又是數(shù)息,多少有點玄幻的味道,我是認可他的,說實話我反倒覺得他所說有用,但是一般散戶確實踏不到那個門檻,我也不能。
他為什么不說說具體的方法呢?也害怕被研究被狙擊嗎?我們這個市場啊,尚且有嘉能可狙擊青山鎳,更別提一個散戶級別的高人會擔憂了。在市場生存也確實太不容易了,不是前怕龍后怕虎,是活下去本就不易。這時候你就又會想起來,當年林廣茂做棉花被狙擊的事兒,這里不多說了。
剛剛打字期貨大賽的時候,輸入法打成了“死活”大賽,也倒是一個不恰當比喻。這種言論不應該被支持。
聊回交易,其實這98%的人,又至少有一半是知道自己無知的,只是想,能像那些大神一樣去博弈,獲得運氣的成功,這是人的天性。
賭經(jīng)開篇就說:賭者,天性也。何謂天性,曰:趨利避害也。此萬民之所蹈,萬物之所由,萬法之所宗也;萬事皆因賭而生,萬物皆因無賭而滅;是以天下無事不為賭焉,無事不可博也。
說難聽是賭,說好聽點,人生在世,方方面面哪里不需要博弈。必須悲哀的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窮盡八輩子努力,也很難成為那2%的人。
原本這篇小文,到這里就可以結束了,一肚子醪糟情緒,叨叨兩句??墒强戳祟}目,總要引申一些對交易系統(tǒng)的思考,不然未免有點題不答意。
鈴懸檐下,檐為鈴守,鈴不知; 風動鈴心,鈴為風歌,風不解;世人謂, 無情最是如風過; 我謂,檐癡鈴傻風何錯!
檐為鈴守,鈴不知; 鈴為風歌,風不解;你看,有些東西,認知不到,你說了也沒用。風鈴尚且如此,人也是。
關于交易系統(tǒng)或知識和進場方法等問題,原本就不在方法對不對的問題,而是方法對這個行情管不管用的問題,而是方法管用了怎么辦,不管用了怎么應對,減少風險的問題。
方法如果是固定的,那么你記住,任何行情都可以是兩面派,說漲跌都可以有道理。
舉個例子,曾經(jīng)的期貨冠軍王春祿做震蕩的時候,就是看著行情反復震蕩,他就基本不設置止損,認定走勢震蕩反復高拋低吸,而別人都在等趨勢,他就震蕩做的很爽,據(jù)他說它是無所畏懼,別人都在等可視的規(guī)律,他不是,他做的是反復。當然他做的事情是逮住了某個商品的一個階段,這一點也類似付海棠抓趨勢,就這樣的方法,給我們用,我們適用嗎?數(shù)據(jù)和經(jīng)驗告訴我們,多數(shù)情況下是要虧錢的,于是我們反思,可能是差了個對少數(shù)事件的認知運氣,王春祿是做玉米豆粕,付海棠是做蘋果棉花,然后你考慮下自己做啥。當然這樣一看他倆略微雷同都是把握住了農(nóng)產(chǎn)品的情況。
他用起來管用的方法本就和他性情匹配,但是,他自己下一次也不一定這樣還能賺錢,更何況依樣畫葫蘆的大家了。
那么怎么找到屬于自己的交易方法,你得量身打造,靠自己的交易數(shù)據(jù)篩選出自己獲利的行為,做到讓這些行為有理有據(jù),可以重復復制。就單純交易數(shù)據(jù)這一點,列位,有多少人做過?你可曾表格記錄過自己的行為?這都沒有,更別提做單都有理有據(jù)了。
最后,你是否有過賺錢的交易行為?你為什么更多時候的行為虧錢了?是因為無知還是因為愿景美好的妄信,是止損止成了穩(wěn)定虧損還是扛單把自己扛爆倉了?
交易,遠沒有你想的那么難,只會比你想的更難。一單容易,千百次的單子出來就另當別論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