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期財經訊,8月14日,惠譽確認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Zhejiang Provincial Energy Group Co., Ltd.,簡稱“浙能集團”)長期外幣發(fā)行人違約評級(IDR)和高級無抵押評級為“A+”。展望穩(wěn)定。
(資料圖片)
浙能集團是浙江省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省國資委)下屬唯一一家國有能源生產和投資平臺?;葑u根據其《政府相關企業(yè)評級標準》,將浙能集團的評級與惠譽對浙江省政府的內部信用評估結果相關聯。
該機構還確認浙江能源國際有限公司(Zhejiang Energy International Limited,簡稱“浙能國際”)的長期外幣IDR為“A+”,展望穩(wěn)定,以及其美元中期票據計劃和2026年7月20日到期、息票率1.737%的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為“A+”。浙能國際作為母公司浙能集團下屬投融資平臺,根據惠譽《母子公司評級關聯性標準》,浙能國際的評級與浙能集團等同。
關鍵評級驅動因素
政府關聯性很強:惠譽評定浙能集團的法律地位以及政府持股和控制程度為“很強”。浙能集團是一家功能性國有企業(yè),承擔著保障浙江省能源供給的重要戰(zhàn)略職能。該公司由浙江省政府全資持有,其運營、投資及財務層面的事務受浙江省政府管控,且高管由浙江省政府任命?;葑u預計,在快速轉向更為清潔、更加安全的能源供應的情況下,浙江最大的能源供應商浙能集團將繼續(xù)作為執(zhí)行政府下一個五年能源發(fā)展計劃的主要平臺。
浙江省政府的以往支持力度為“強”:鑒于浙能集團曾以零成本獲得資產注入并獲得浙江省政府的持續(xù)補貼,惠譽評定該公司的政府以往支持力度為“強”。這令其得以保持“bbb”區(qū)間的獨立信用狀況。惠譽預計,浙能集團在必要時將持續(xù)獲得政府支持。
違約帶來的社會影響為“強”:惠譽認為,浙能集團占2022年浙江電網總發(fā)電量的47%,并在浙江省煤炭和天然氣消費中占據很大份額?;葑u預計,即使在2022年11月將省級輸氣管道剝離給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oration,簡稱“國家官網集團”)后,浙能集團在天然氣供應方面的重要性仍將保持不變,因為浙能集團將繼續(xù)通過其液化天然氣終端、煤轉氣生產和其他上游供應商,繼續(xù)成為浙江省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商。惠譽認為,它的違約將嚴重危及該省的能源供應。
違約帶來的融資影響為“很強”:評估認為,浙能集團是浙江政府相關企業(yè)中規(guī)模最大且發(fā)債頻率最高的境內債券發(fā)行人,融資成本也居于低位。這一評估也反映了浙能集團業(yè)務的高度政策性。
電力利潤率恢復:惠譽預計浙能集團的火電利潤率將在2023年恢復。燃煤電價將保持在高位,因為大部分銷售都根據年度電力銷售合同進行,而由于合同煤炭采購的價格低于現貨煤炭,燃料成本將在現貨煤炭價格下跌和合同煤炭采購比例上升的支撐下降低。盡管電價上漲,但浙能集團的電力部門在2022年未能實現盈虧平衡,因為煤炭和天然氣價格上漲速度更快。
浙能集團強大的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容量也將有助于擴大利潤率,因為可再生能源的利潤率更高。惠譽預計,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將占其產能的25%以上(2022年:15%)。浙能集團的盈利可預見度也可能會改善,因為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不受燃料成本波動的影響,并在國內擁有更高的調度優(yōu)先級。
天然氣部門成本轉嫁改善:浙能集團的利潤率提高也將得到其天然氣業(yè)務的支持,隨著浙江省成本轉嫁恢復,2022年天然氣業(yè)務的毛利率從一年前的-1.5%上升到7.6%?;葑u預計天然氣部門的利潤率將保持強勁,因為現貨天然氣價格下跌,以及取消省級城市門戶價格后,天然氣成本變化的轉嫁更及時、更充分。
需求強勁:在2023年前五個月,浙江的電力利用小時數(UHs)增長了332小時,電力需求增長了4.2%。惠譽預計2023年浙能集團發(fā)電廠的UHS將保持強勁,因為電力供應仍然緊張,而電力需求由于天氣炎熱和9月份亞運會的舉辦而增加。從中期來看,電力需求UHs應該會保持強勁的中位數增長,盡管可能會出現電力進口上升帶來的適度壓力,但是當地供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經濟復蘇和天然氣價格下降的支撐下,浙江省天然氣消費量在2022年持平后,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具有去杠桿化潛力:由于火電收益疲軟和投資較高,浙能集團的EBITDA凈杠桿率在2022年保持在7.1倍的較高水平(2021年:8.8倍)?;葑u預計,隨著浙江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計劃下的基本負荷燃煤電廠、液化天然氣終端和可再生項目的建設,惠譽預計每年將有170億至18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投資(2022年:162億元人民幣),但2024年后,隨著利潤率上升、需求保持強勁以及新項目帶來的收益,EBITDA凈杠桿率應降至5倍以下。少數股權在項目層面的潛在注資也將緩解杠桿壓力。
評級推導摘要
惠譽根據其《政府相關企業(yè)評級標準》對浙能集團的關鍵評估因素與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Beijing Energy Holding Co., Ltd.,簡稱“京能集團”,A+/穩(wěn)定)的評估因素最相似。浙能集團在浙江省內能源供應中所占市場份額更高,而京能集團則承擔額外的公共服務職能。浙能集團和京能集團均為承擔著公共服務職能的國有企業(yè)且在資本市場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這兩家公司若違約將帶來的融資影響為“很強”。然而,京能集團的政府以往支持力度相對更強,其每年獲得的政府補貼占其EBITDA的40%左右,而浙能集團的該比例低于5%。
惠譽評定浙能集團的法律地位以及政府持股和控制程度為“很強”,而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Guangdong Energy Group Co., Ltd. ,簡稱“廣東能源”,A/穩(wěn)定)該因素評估結果為“強”。浙能集團是一家功能性國有企業(yè),由浙江省政府全資持有,而廣東能源僅有76%的股權由廣東省國資委持有,另一家股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A/穩(wěn)定)對廣東能源擁有一定的否決權。
關鍵評級假設
- 2023年至2026年間,浙江省每年的電力和天然氣消費量將增長至中單位數左右。
- 2023年至2026年間,公司煤電裝機增加6吉瓦;在中期穩(wěn)定之前,2023年的熱能利用小時數(UHs)將高于2022年的水平,中期內維持高于2021年前的水平;2023年的長協(xié)煤電價格與2022年持平,之后隨著煤炭價格下降,煤電價格中期內將有所回落
- 2023年至2026年間,可再生能源裝機發(fā)電能力將總共增加8吉瓦;海上風電利用小時數約為3,000小時;新增陸上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裝機容量的利用小時數與歷史平均水平相當;
- 2023年至2026年間,現金資本支出(包括投資于合資公司及聯營公司的資金)每年平均約為170億元至180億元人民幣,子公司或項目層面少數股東每年約注入股權20億元人民幣緩解資本支出;
- 煤炭、天然氣和石油價格符合惠譽的最新價格假設。
評級敏感性
可能單獨或共同導致惠譽采取正面評級行動/上調評級的因素包括:
惠譽若上調對浙江省政府信用狀況的內部評估結果,則可能對浙能集團采取正面評級行動,前提是浙能集團獲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不變。
可能單獨或共同導致惠譽采取負面評級行動/下調評級的因素包括:
浙能集團獲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降低,則可能對浙能集團采取負面評級行動。
浙能國際的評級將保持與浙能集團的評級同步變動,前提是其繼續(xù)作為浙能集團的融資工具。
流動性及債務結構
融資能力強勁:截至2022年末,浙能集團持有現金約176億元人民幣(2021年底為166億元人民幣),而短期債務為376億元人民幣(2021年底為323億元人民幣)?;葑u認為,剩余未償付短期債務(多數為銀行貸款)的再融資風險較低,因為浙能集團擁有暢通的銀行融資渠道和穩(wěn)定的債券市場。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浙能集團持有尚未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約2,30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貸款來自主要國有銀行,這些銀行也是浙能集團債券的積極投資者。惠譽還認為,浙能集團的債務結構主要由銀行貸款和長期債務構成,對于資本市場的波動具有較強抵御能力。
發(fā)行人簡介
浙能集團為浙江省國資委全資持有,是浙江省唯一一家能源生產和投資平臺。浙能國際是浙能集團旗下唯一的境外融資平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