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汛期,蕪湖水位達9.7米。
蕪湖位于長江下游,地勢低洼,原多沼澤,地面標高海拔8到12米,占全市(市區(qū))面積的80%以上。部分地區(qū)外水即由下水道倒灌,雨季排水不暢,又易積澇成災。
據(jù)史志記載,蕪湖自公元323年(晉太寧元年)至1948年,遭受水患達70次,自1426年(明宣德元年)至新中國成立前的五百多年間,蕪湖遭受水患53次,平均每十年就要遭受水患一次。有時連年遭受,其大者就有14次。蕪湖是水災的易發(fā)地,著名的大禹治水中“導中江”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蕪湖附近。
有具體記載以來幾次洪水水位如下:
1931年水災,蕪湖水位高達11.87米。
1954年水災,最高水位達到12.87米,比1931年最高水位還高出一米。
關鍵詞: 蕪湖汛情